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110px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trade news行业新闻

大自然的诗与画

来源:中国文艺网 | 作者:佚名 | 2014年6月27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有些风物一定是要看到,才能明白其入诗入画的妙处。有一次在江南的园林里发呆,两只黄鹂不期然地落在榭边,让笔者豁然开朗,原来“两只黄鹂鸣翠柳”和“一行白鹭上青天”不仅仅是出于文字上的对仗,更是这风土赐予诗人的礼物。而这个问题放在舞剧创作中,则又要有另一层的思考:一段时期以来,很多舞剧创作在选材上因为制作方的地域原因,都强调地方特色,导致舞台上拥趸了很多地域性的历史或民俗符号。而不得不警惕的是,文化符号的运用并不等于已经把握了特定的地方文化气质。表现对象的处处落实,在视觉范围内很可能成为捕捉一方水土精神气质的障碍。舞剧《丹顶鹤》动作编排、舞美装置,都透着简净的审美追求,这与女主人公的理想世界形成了含蓄的呼应。舞剧《丹顶鹤》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了有了一个很好的实现,同时也算是对当下奢靡无谓的舞台风尚,做了一个优美的拂袖而弃。从这个舞剧中,确实可以看到其在审美上至真至纯的追求,但如果就此说它已经尽善尽美,就未免言过其实了。同样有动物形象出现的经典舞剧在前,就不免让人心生比较。而观感上的不满足,还是在于编导对于群舞形式的变化没有做到穷追不舍,尤其如何通过群舞的方式把丹顶鹤在自然环境中千变万化的动态,用人的身体巧妙模拟和表达出来,并将其高度抽离成象征性的语言和代表性的段落,大概是需要在艺术层面上进一步琢磨的。

  舞剧《丹顶鹤》的现实主义题材,舞台技术与艺术上的诸多努力终究是要指向立意的。通过一部舞剧来将人性当中舍己利他的精神讨论清楚诚然是不可能的,但时隔多年,我们在那首熟悉的音乐旋律中回顾此事时,仍然能够保有一份感动,大概正是人性之美的力量。而延伸开去,我们还会想到更多:在环境危机严峻、雾霾指数时常爆表的当下,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我们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时候了。在诗意舞蹈中重温那首用生命写就的生命之歌,唤醒麻木而无知的心灵,正是舞剧《丹顶鹤》的现实意义所在。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1000*95px
    Copyright © 2001-2023 陇ICP备13000505号 | 版权所有: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 |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94*94px
    150*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