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110px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trade news行业新闻

中国舞蹈,会跳,还得会编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佚名 | 2017年8月1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这次比赛的编舞组评委主席、莫斯科大剧院前艺术总监谢尔盖·菲林对赵汝蘅说:“看了前几个作品后,就不想看后面的了,因为题材、编排方式和呈现样式很单一,看不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而观众看到近年舞台上涌现的一些原创舞剧,不但创意雷同,题材近似,甚至一些舞蹈动作都有雷同之感。很多现代舞创作更是没有脱离无病呻吟的意境。

相反,在明星荟萃演出中,独舞《Still of King》运用身体各个部位展现人的喜怒哀乐,不仅情趣盎然,还很有技术难度,各种情节、情绪安排合理,观众不会觉得多么苦闷,反而非常开心。

马约编舞的现代版《胡桃夹子》双人舞,将一段传统的芭蕾重新编排,赋予现代的情趣,其丰富的想象力让现场观众目瞪口呆。一段舞蹈表演完毕,观众热烈的掌声说明了一切。

学生比老师爱听课

高水准的国际比赛是什么?是交流,是对国际当今艺术走向的了解。不是分配奖项,而是通过评委的评判告诉人们当今国际舞坛的审美走向。第四届北京国际芭蕾暨编舞比赛除了正式比赛,还有讲座、大师课和工作坊。

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总监、著名编导大卫·宾利举办了编导讲坛;台湾著名舞蹈家许芳宜举办了工作坊;舞蹈创作高峰论坛也在比赛期间举行。然而,赵汝蘅发现,参加这些活动的都是参加比赛的选手和舞蹈学院的学生,没见老师们来参加。

赵汝蘅说:“明星评委乌里安娜·洛帕特金娜就要到退休年龄,有人请她做舞蹈学校校长,她婉言谢绝说 我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我需要再学习 ,于是,她开始到大学上课。一个世界级芭蕾明星都要不断学习,教编舞的老师却不珍惜这样的机会,编导大师都来到家门口了,还矜持着。”

丰富的想象力是舞蹈创作必备的基础。有了丰富的知识,舞蹈创作中才能对各种元素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而这些正是中国舞蹈的差距所在。赵汝蘅认为:“编舞连续四届大奖空缺,金奖连续两年空缺,我觉得是好事,可以看到我国舞蹈创作与世界高水准的差距有多大,以便未来努力赶上,促进中国舞蹈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比赛的目的。”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佚名)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1000*95px
    Copyright © 2001-2023 陇ICP备13000505号 | 版权所有: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 |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94*94px
    150*300px